shǐ zuò yǒng zhě

始作俑者



始作俑者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

俑: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。开始制作俑的人。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。


基础信息

拼音shǐ zuò yǒng zhě

注音ㄕˇ ㄗㄨㄛˋ ㄩㄥˇ ㄓㄜˇ

出处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!”

感情始作俑者是贬义词。

例子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,此秦法所未有,始作俑者,罪可胜道哉!(清 张潮《虞初新志 姜贞毅先生传》)

用法偏正式;作宾语;含贬义,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。

谜语

近义罪魁祸首

英语be who first introduced the practice of burying wooden image with dead(initiator of evil)

俄语первый зачинщик

日语悪い気風(きふう)をひらいた者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始作俑者的意思解释、始作俑者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解释
爱者如宝 将喜爱的东西视同珍宝
暗中作梗 暗自从中阻挠、破坏。
暗中作乐 暗中:背后,偷偷地。暗地里寻找快乐。
蔼然仁者 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。
百废具作 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。同“百废俱兴”。
不愧不作 愧、怍:惭愧。光明正大,问心无愧。
婢作夫人 婢:侍女;夫人:主妇。旧时指在文艺方面虽刻意模仿别人,但才力和作品的规模总赶不上。
兵多者败 指兵卒过多的军队,常常会吃败仗,因为兵将各有所恃,号令不齐。
百堵皆作 堵:墙;作:兴建。许多房屋同时建造。
俾昼作夜 俾:使。把白昼当作夜晚。指不分昼夜地寻欢作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