ér hòu

死而后已



死而后已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

已:停止;完毕。死了以后方才停止。指一生努力奋斗;一直到死为止。奉献了一切。


基础信息

拼音sǐ ér hòu yǐ

注音ㄙˇ ㄦˊ ㄏㄡˋ 一ˇ

繁体死而後已

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泰伯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

感情死而后已是褒义词。

例子臣披肝沥胆,尚不能补报皇上之恩。今奉诏命,敢不竭力尽忠,死而后已。(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十三回)

正音“而”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

辨形“已”,不能写作“己”。

用法紧缩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含褒义。

谜语终止

近义鞠躬尽瘁、摩顶放踵

反义虚度年华

英语until one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's dying day(to the end of one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

俄语до последнего дыхáния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死而后已的意思解释、死而后已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解释
哀死事生 哀:哀痛;事:侍奉。哀恸死者,侍奉生者。
安枕而卧 放好枕头睡大觉。比喻太平无事,不必担忧。
昂然而入 仰头挺胸地走进来。形容态度傲慢。
爱生恶死 爱:喜爱;恶:厌恶。喜爱生存,厌恶死亡。
哀而不伤 哀:悲哀;伤:伤害;妨害;悲痛过分。①感情适度;悲哀而不过度伤心。后用来形容诗歌;音乐等含优雅哀调;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;具有中和美。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。
鞍前马后 马前马后。指追随左右。
跋前踕后 同“跋胡疐尾”。比喻进退两难。
不言而信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。形容有崇高的威望。
不知死活 形容不知利害,冒昧从事。
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,但很威严,使人知敬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