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ǔn bīng zhé jiàng

损兵折将



损兵折将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

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。

引证解释

  1. 《水浒传》第八一回:“损兵折将,必然瞒着天子。”
    明 唐顺之 《条陈海防经略事疏》:“沿海力战,损兵折将,宜坐内地不能策应之罪。”
    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九章:“他不是不想立功,而是想等到 曹变蛟 和 左光先 快把敌人杀败时他才出马、不用过多的损兵折将就拿到胜利果实。”

网络解释

损兵折将是一个汉语词语,

拼音是sǔn bīng zhé jiàng,

释义:指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,指打了败仗。


基础信息

拼音sǔn bīng zhé jiàng

注音ㄙㄨㄣˇ ㄅ一ㄥ ㄓㄜˊ ㄐ一ㄤˋ

繁体損兵摺將

出处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1回:“损兵折将,必然瞒着天子。”

感情损兵折将是贬义词。

例子郭沫若《甲申三百年祭》:“一败于定州,再败于真定,损兵折将,连自成自己也带了箭伤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含贬义,指打了败仗。

近义赔了夫人又折兵、损军折将

反义大获全胜

英语suffer heavy casualties in battle(lose the army and its general)

俄语потери в людской силе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损兵折将的意思解释、损兵折将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解释
按兵束甲 按兵:军队停止行进。甲:铠甲,泛指武器装备。止兵不前,捆起铠甲。
案甲休兵 指停止战事,休养士卒。
按兵不举 犹按兵不动。
按甲寝兵 收拾起铠甲武器。比喻停止军事行动。
按甲休兵 收拾起铠甲武器。比喻停止军事行动。
案兵束甲 案:通“按”,手抚;兵:兵器;束:捆束;甲:盔甲。放下兵器,捆束铠甲。指停止作战。
按兵不动 按:止住。控制住军队;暂不行动;泛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。常用以表示持观望态度而不行动。
哀兵必胜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
兵行诡道 兵:用兵;行:使用;诡:欺诈;道:方法。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。
兵不由将 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