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ō jié shí

缩衣节食



缩衣节食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

省吃省穿。泛指生活节俭。

引证解释

  1. 宋 陆游 《秋穫歌》:“我愿邻曲谨盖藏,缩衣节食勤耕桑。”
    亦作“缩衣节口”、“缩衣嗇食”。 宋 苏轼 《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》:“农民之家,量入为出,缩衣节口,虽贫亦足。”
    清 梅曾亮 《崔恭人墓志铭》:“母缩衣嗇食,区画综理,未尝使大人忧。”

网络解释

缩衣节食是汉语词汇,拼音suō yī jié shí,出处宋·陆游《剑南诗稿·秋获歌》。


基础信息

拼音suō yī jié shí

注音ㄙㄨㄛ 一 ㄐ一ㄝˊ ㄕˊ

繁体縮衣節食

出处宋 陆游《剑南诗稿 秋获歌》:“我愿邻曲谨盖藏,缩衣节食勤耕桑。”

感情缩衣节食是褒义词。

例子快到床头金尽的日子,我只好缩衣节食了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近义节衣缩食、缩衣节口

英语economize on food and clothing

俄语экономить во всём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缩衣节食的意思解释、缩衣节食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解释
嗷嗷待食 嗷嗷:哀鸣声;待:等待;食:喂养。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。形容灾民受饥饿,处于困境等待援助。
哀梨蒸食 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布衣韦带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,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。
布衣之交 布衣:古时平民的衣著。平民之间交往的友谊。指显贵者与没有官职、地位低贱的人相交往。
不食马肝 相传马肝有毒,食之能致人于死。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。
不食之地 不食:不生产粮食。指不能耕种的土地。
帮虎吃食 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。
褒衣博带 褒、博:形容宽大。着宽袍,系阔带。指古代儒生的装束。
褒衣危冠 褒衣:宽大的衣服。危冠:高帽子。古代儒生的装束。指宽袍高帽。
饱食暖衣 吃的饱;穿的暖;生活富足;无忧无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