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īn jìn huǒ chuán

薪尽火传



薪尽火传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

薪:柴。柴虽烧尽,火种仍留传。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,一代代地传下去。

引证解释

  1. 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指穷於为薪,火传也,不知其尽也。”
    成玄英 疏:“穷,尽也。薪,柴樵也。为,前也。言人然火用手前之能尽然火之理者,前薪虽尽,后薪以续,前后相继,故火不灭也。”
    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四回:“风流云散,贤豪才色总成空;薪尽火传,工匠市廛都有韵。”
    清 陈康祺 《燕下乡脞录》卷一:“闽中 李文贞、蔡文勤 二公重振 龟山、考亭 之绪,薪尽火传,理学大畅。”
    清 唐孙华 《送门人时期五贡入太学》诗:“练川 文笔旧称雄,太僕薪传应未烬。”
    李大钊 《再论问题与主义》:“这个口吻是根据我们四千年先圣先贤道统的薪传。”
    《人民文学》1981年第5期:“晚年史録惊强记,勤学薪传勉后贤。”

网络解释

薪尽火传:图书名称

薪尽火传:汉语成语

薪尽火传 (汉语成语)

薪尽火传是一个成语,读音是xīn jìn huǒ chuán,意思是柴虽燃尽,火种仍能留传。比喻思想体系、学问或技艺代代相传。


基础信息

拼音xīn jìn huǒ chuán

注音ㄒ一ㄣ ㄐ一ㄣˋ ㄏㄨㄛˇ ㄔㄨㄢˊ

繁体薪儘火傳

出处先秦 庄周《庄子 养生主》:“指穷于为薪,火传也,不知其尽也。”

感情薪尽火传是中性词。

例子风流云散,贤豪才色总成空;薪尽火传,工匠市廛都有韵。(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四回)
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;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。

近义薪烬火传

英语As one piece of fuel is consumed, the flame passes to another.(flame passes to another)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薪尽火传的意思解释、薪尽火传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解释
熬油费火 指耗费灯油。多指日夜忙碌。
不通水火 形容跟人不相往来。
抱薪救火 薪:柴草。抱着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;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;反而使灾害扩大。也作“负(背)薪救火”。
不避汤火 汤:沸水;火:战火。指不畏凶险。
不见经传 经传:指经典的著作。经传里没有记载;也指人或事物没多大名气;又指说话或行文没有书本根据。
把薪助火 把:握住;薪:柴火。抱着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,不但于事无补,反而使事态扩大。
抱火卧薪 抱火:捧着火种;卧薪:睡在柴草堆上。比喻处境险恶。
炳若观火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。
不瘟不火 瘟:戏曲沉闷乏味;火:比喻紧急急促。指戏曲不沉闷乏味,也不急促。
杯水车薪 杯水:一杯水;车薪:一车柴草。一杯水救不了一大车着了火的柴草。比喻力量太小;对解决困难作用不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