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ī jǐn huí wén

织锦回文



织锦回文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

织锦:以五色丝纺织。绣在锦缎上的回文诗。指情诗或书信。

引证解释

  1. 滔,苻坚 时为 秦州 刺史,被徙流沙, 苏氏 思之,织锦为迴文旋图诗以赠 滔。宛转循环以读之,词甚悽惋。”
    相传其锦纵横八寸,题诗二百馀首,计八百馀言,纵横反复,皆成章句。后遂以“织锦迴文”借指妻子的书信诗简,亦用以赞扬妇女的绝妙才思。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吟得句儿匀,念得字儿真,咏月新诗,煞强似织锦迴文。”
    亦作“织锦回文”。 宋 张孝祥 《虞美人·无为作》词:“织锦回文空在,寄它谁?”
    亦省作“织锦”。 南朝 陈 徐陵 《<玉台新咏>序》:“纤腰无力,怯 南阳 之捣衣;生长深宫,笑 扶风 之织锦。”
    宋 柳永 《燕归梁》词:“织锦裁编写意深,字值千金。”
   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弹丝》:“金牋玉管,偏超织锦之才。”

网络解释

前秦时期,秦州刺史窦滔因得罪了苻坚的手下大官被流放到流沙县。夫妻天各一方,他的妻子苏蕙特地在一块锦缎上绣上840个字,纵横29个字的方图,可以任意地读,共能读出3752首诗,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与关心之情。


基础信息

拼音zhī jǐn huí wén

注音ㄓ ㄐ一ㄣˇ ㄏㄨㄟˊ ㄨㄣˊ

繁体織錦迴文

出处《晋书·列女传》:“窦滔妻苏氏,……苻坚时为秦州刺史,被徙流沙,苏氏思之,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。”

感情织锦回文是中性词。

例子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40回:“太后因见苏蕙织锦回文《璇玑图》,甚为喜爱,时刻翻阅。”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情诗。

近义锦字回文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织锦回文的意思解释、织锦回文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解释
不文不武 既不能文,又不能武。
不立文字 佛家语,指禅家悟道,不涉文字不依经卷,唯以师徒心心相印,理解契合,传法授受。
博文约礼 博:金我,广;约:约束。广求学问,恪守礼法。
宝山空回 宝山:蕴藏、聚积宝物的山。进入宝山却空着手归来。比喻置身学府却一无所获。
拔葵去织 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。
败材伤锦 败:破旧,腐烂;伤:妨碍;锦:丝织品的类名。用破败的材料会伤害美好的锦缎。比喻用人不当会伤害国家。
百代文宗 宗:被人所效法的人物。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。
班师回朝 班:调回。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,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。
百折不回 折:挫折。比喻意志坚强,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,毫不动摇退缩。
不名一文 名:占有。一个钱也没有。形容极其贫穷。